About my paintings
As people, we are amazing vehicle for a greater force called existence. We didn't invent it. We are not the beginning or the end but a receiver of our mother nature. The artist's job is to discern this frequency, use it, and draw connections to it. This collection by Heidi Yip is a studied ritual guide to that spiritual tuning in.
「據我所知,沒有一顆石頭是不會移動的.牠會隨著日月星辰,潮波潮落而決定牠要往那一個方向移動。」- Heidi Yip葉海地
葉海地的油畫創作,對於「萬物有靈」的宇宙觀有豐富而細緻的呈現。生於香港,後赴北美求學、工作,葉海地曾遊牧世界各原始部落,學習遠古的薩滿智慧,最終落腳台灣東海岸。海邊的生活,看似平靜,卻時刻在變化,自然中俯拾皆是泛靈智慧的提示。葉海地忙不迭地透過繪畫,為海邊變幻莫測的風景進行紀錄,又將對靈性的詮釋傾注其中,以富想像力的擬人手法,傳遞這樣具整合性的生命體悟。《鳴想》一作描繪萬年來矗立於岸邊的岩石,在日夜交替間顯得特別古老而神秘,彷彿莊嚴剛毅的老者,展現他隨漫長間牽引,不斷變化生存型態的流動本能,透過畫面,我們也彷彿能聽見老者岩石低聲地吟誦著與潮汐起伏共振的海的古調。海洋是人類心靈潛意識的象徵,充滿著未知、神秘,卻又與我們的本質緊密相屬。本展另一力作,《夜之獸》便透過奇幻卻寫實的筆法,呈現潮間帶的礁岩與珊瑚,在夜晚降臨時分卸除白日乾枯的面貌,頓成生機蓬勃的水底神社,招引著生物們前來朝聖,岩上的苔與地衣發光曖曖的齊聲祝禱,自成一個向大宇宙虔誠致敬的微型宇宙,這種萬物本能與人類潛意識相通的古老欲求,在海洋的包容中被隱晦地彰顯了。
除此之外,將光亮遍灑海平面的滿月、捲曲著歲月秘密的蕨類、有著少年靈魂的螺貝,都是葉海地凝望與再現的對象。這些自然的物象,在迷幻的用色、不分物種並存的想像力轉化下,超脫了原本客觀的存有,使我們感受到宇宙自然本身的靈性、溫度、與哲思。又好像在暗示,宇宙特意揀選了東海岸,將其遠古的能量,訴諸其中的生態與景緻,以及寄居其間的萬靈。
葉海地藉由具象繪畫所臨摹的自然觀照,從不同的視角詮釋了人與自然的連結。十年相比於海與石所經歷的時間,顯得微渺短暫,而本展則欲傳遞與自然連結的每一個當下,所隱含的精神與美感創造可能。遠離了都市的工業堡壘、消費戰場、甚至是當代藝術所依附的文化框架,藝術家在東海岸透過每日與自然的互動,理解石頭、生物、海、與日月的變化,如何呼應著意識的流轉,又如何啟動藝術發生的運轉核心,為自己與觀者介紹了一個更為開闊、深邃的精神領域,也揭示著:無論是故鄉抑或他鄉,自然與自由,始終是心靈的歸依。
「據我所知,沒有一顆石頭是不會移動的.牠會隨著日月星辰,潮波潮落而決定牠要往那一個方向移動。」- Heidi Yip葉海地
葉海地的油畫創作,對於「萬物有靈」的宇宙觀有豐富而細緻的呈現。生於香港,後赴北美求學、工作,葉海地曾遊牧世界各原始部落,學習遠古的薩滿智慧,最終落腳台灣東海岸。海邊的生活,看似平靜,卻時刻在變化,自然中俯拾皆是泛靈智慧的提示。葉海地忙不迭地透過繪畫,為海邊變幻莫測的風景進行紀錄,又將對靈性的詮釋傾注其中,以富想像力的擬人手法,傳遞這樣具整合性的生命體悟。《鳴想》一作描繪萬年來矗立於岸邊的岩石,在日夜交替間顯得特別古老而神秘,彷彿莊嚴剛毅的老者,展現他隨漫長間牽引,不斷變化生存型態的流動本能,透過畫面,我們也彷彿能聽見老者岩石低聲地吟誦著與潮汐起伏共振的海的古調。海洋是人類心靈潛意識的象徵,充滿著未知、神秘,卻又與我們的本質緊密相屬。本展另一力作,《夜之獸》便透過奇幻卻寫實的筆法,呈現潮間帶的礁岩與珊瑚,在夜晚降臨時分卸除白日乾枯的面貌,頓成生機蓬勃的水底神社,招引著生物們前來朝聖,岩上的苔與地衣發光曖曖的齊聲祝禱,自成一個向大宇宙虔誠致敬的微型宇宙,這種萬物本能與人類潛意識相通的古老欲求,在海洋的包容中被隱晦地彰顯了。
除此之外,將光亮遍灑海平面的滿月、捲曲著歲月秘密的蕨類、有著少年靈魂的螺貝,都是葉海地凝望與再現的對象。這些自然的物象,在迷幻的用色、不分物種並存的想像力轉化下,超脫了原本客觀的存有,使我們感受到宇宙自然本身的靈性、溫度、與哲思。又好像在暗示,宇宙特意揀選了東海岸,將其遠古的能量,訴諸其中的生態與景緻,以及寄居其間的萬靈。
葉海地藉由具象繪畫所臨摹的自然觀照,從不同的視角詮釋了人與自然的連結。十年相比於海與石所經歷的時間,顯得微渺短暫,而本展則欲傳遞與自然連結的每一個當下,所隱含的精神與美感創造可能。遠離了都市的工業堡壘、消費戰場、甚至是當代藝術所依附的文化框架,藝術家在東海岸透過每日與自然的互動,理解石頭、生物、海、與日月的變化,如何呼應著意識的流轉,又如何啟動藝術發生的運轉核心,為自己與觀者介紹了一個更為開闊、深邃的精神領域,也揭示著:無論是故鄉抑或他鄉,自然與自由,始終是心靈的歸依。